日前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400亿美元,同比增长近100%。
自2020年8月开工至今年10月投运,中国企业克服种种困难,推进项目建设。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致力于打造互惠互利、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合作关系,中阿深化清洁能源合作具有巨大潜力
2022年以来,通威强势发力组件环节,截至目前,通威组件产品已在全球多个区域市场的光伏发电项目实地应用。从产品质量保障、政府项目竞标、银行融资支持等多维度评判,Tier 1能实时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,是全球光伏项目招商引资的重要判断依据。突显的成本优势将强化提升通威组件的市场竞争力。由于评选条件严苛,每季度的Tier 1列名已成为第三方验证光伏组件供应商资质评级的全球标准。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,海内外光伏装机需求高增,通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,加速布局组件环节。
通威高效组件产品顺应全球减碳趋势,将技术重点聚焦在绿色发展和安全高效的目标上,兼具高功率、低铅环保、低热斑等优势,在产品的可靠性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与肯定。成本方面来看,垂直一体化布局将助力通威快速打通全产业链,充分发挥上游龙头企业的优势,有效降低组件制造成本及光伏系统的度电成本。8月18日,科技部、发改委、能源局等九部委发布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方案》,指出要重点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。
PERC的工序基本在9个;TOPCon在PERC的基础上多了3个环节左右,共约12道工序,主要是增加在制结这一环节。但业内人士也提到,REC的TOPCon技术是在PERC产线升级改造的。为突破产业瓶颈,市场开始呼唤功率更高的光伏新技术。从行业层面看,研究指出,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将于今年开启由P型向N型迭代的趋势。
而随着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实现成本大幅降低,产品供应量和市场的增大,异质结电池成本有望到2023年达到0.65元/M。通过在N型电池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,可基于现有PERC产线升级改造
以及通威、钧石、中智泰兴等。市场上足以替代P型电池成为市场主流的,便是N型电池。通威2021年异质结产量450MW ,2020年产能规划 1GW。但业内人士也提到,REC的TOPCon技术是在PERC产线升级改造的。
纵观国内,从早期的爱康、国家电投、晋能集团、中智电力、彩虹集团,到后来陆续有山煤国际、东方日升、通威等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异质结阵营。在我国新能源发展道路上,光伏发电亦是最重要的一环。随着碳达峰、碳中和共识的确立,光伏行业再度迎来一个黄金时代。光伏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变革将发生在电池环节,异质结由此站上风口,成为最受追捧的下一代N型电池热门技术路线之一。
放眼海外,此前,在Intersolar期间,光伏组件集成制造商REC Group推出了其最新组件产品--Alpha Pure-R户用异质结组件。东方日升2021年异质结产量500MW ,2021年产能规划2.5GW。
值得关注的是,据CPIA此前估算,假设2021-2025年全球装机量分别为170、225、270、300、330GW,假设异质结渗透率2021-2025年分别为5%、12%、26%、42%、60%。Bicker表示:REC Alpha Pure-R在尺寸、重量、功率输出和操作方面确实达到了最佳状态。
组件重21.5公斤,尺寸为1730x1118x30mm,REC计划于8月在其新加坡工厂开始生产,这将使REC的Alpha产品线产能实现翻倍,从600MW增至1.2GW。目前来看,PERC电池性价比颇高,但随着其效率挖掘潜力逐步接近极限,若想要再大突破,显然是难上加难。我们知道这是未来几年一项最具潜力的技术,可以真正改善功率密度,令组件效率越来越高。工艺繁杂是TOPCon的痛点,且目前技术路线并不统一,多条技术路线并行。它既残酷又迷人,每轮技术革命都会重塑原有竞争格局,催生出新的行业龙头。但是TOPCon电池背面收光较差,其良率普遍在95%以下,量产难度很高,成本也较高。
根据CPIA公布的实证数据,目前,异质结电池相比P型电池,在发电量上具备绝对优势,每千瓦发电量可增益6-10%。REC 2021年产能规划初期2GW ,预计到2025年产达4GW。
成本及应用价值优势凸显太阳能现在是历史上最便宜的电力来源。不过,近期REC突然宣布,准备向美国市场出货TOPCon了。
REC Alpha Pure是市面上极少数的无铅太阳能组件之一。晋能2021年异质结产量100MW,2021年产能规划 2GW。
当下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光伏产业似乎又来到了新的拐点,新一轮技术竞争已开启。至于IBC电池,是目前所有电池技术中发电效率最优的一种,实验室极限效率已经能达到26.63%。从行业层面看,研究指出,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将于今年开启由P型向N型迭代的趋势。推动技术迭代,开发出更高功率、更高效率、更高发电量的光伏组件产品,始终是光伏企业满足终端市场需求的关键。
爱康集团2021年异质结产量200MW ,2021年产能规划 6GW电池+6GW组件。近日,随着转化效率不断攀升,湖州基地生产的最优批次的高效异质结电池平均转化效率达24.2%。
而随着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实现成本大幅降低,产品供应量和市场的增大,异质结电池成本有望到2023年达到0.65元/M。通过在N型电池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,可基于现有PERC产线升级改造。
据《全球光伏》统计,目前有超过20家企业已布局异质结,现有产能规划已达71.9GW,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早已突破25%。随着持续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压力,光伏电池和组件技术快速更新迭代。
目前,N型电池的主要种类包括三种,即TOPCon、IBC以及异质结。去年年报显示,迈为股份全年营收为30.95亿元,也就是说此次订单金额超过15亿元。此外,TOPCon的缺点是工序太过繁杂。理论而言,工艺步骤少,可以提高产品良率以及节约部分生产成本,所以在这方面HJT是优于TOPCon的。
8月18日,科技部、发改委、能源局等九部委发布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方案》,指出要重点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。该公司8月26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,吸引了779位机构投资者参与,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
在技术延伸上,随着银包铜的应用、异质结电池的转化效率等达到预期,以及多股力量推动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,专家预计今年年底异质结电池降本会取得较大突破,明年异质结电池会明显放量。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生产线无需另造,只需改造现有的PERC产线即可,前期投产成本低。
2021年2月,东方日升宣布最新研发的高功率异质结组件,经权威第三方机构TUV 南德实验室测试,组件最高功率达到606.656W,将异质结组件功率最高世界纪录提升了160W以上,是东方日升在异质结电池组件应用技术道路上的新突破。行业专家表示,低温度系数、低衰减、高转化效率、工艺简单等,是N型异质结技术最主要的优势。